我大学读的是德语专业,但是对土木专业比较熟悉。因为外院人少,女生多,所以学校排公共课,经常把我们和土木、机械这些男生多的专业安排在一起。当时,我隔壁宿舍的就是土木的,对面楼是机械的。
这两个专业的同学给我的印象就是“熬夜”和“黑眼圈”。我自己也熬夜,当时读书的时候,就在鼓捣外贸的事情,半夜经常在外贸平台泡着,等订单,回复。有时找老外闲聊,练外语,熬而不累。
偶尔熬夜到凌晨三四点,去阳台上的卫生间,隔壁的灯还亮着,散射着昏黄的光,对面的机械的宿舍的灯也亮着。两个专业的同学,挑灯夜战,遥相呼应,像起夜撒尿的其他专业同学的航灯。
英语公共课,他们两个专业的同学大部分趴着睡觉,顶着黑眼圈。我当时问了一个黑眼圈同学,土木在干啥,天天熬夜?答曰:在画图。
我就跟日语系的一个同学悄悄讨论这个问题:“土木以后干啥的?咋那么辛苦呢?我们专业熬夜的都在打游戏、搞钱、聊天,他们熬夜都在做作业,作业多得都做不完。”日语系的同学神秘地说:“未来的建筑设计师,年薪百万!”我说:“哇母牛,撕狗矣!”
所以,土木给我的印象,就是:熬夜画图+年薪百万。
但是,这几年,进入后大基建时代,房地产又开始不景气。本地最牛气的房地产公司也开始出现打折赚吆喝的情况,仅仅只能靠着催收物业费苟延残喘。
想来,建筑师的生活也受到一定的波及。已经爬上一定地位高度的老建筑师应该还行吧,年轻人就不一样了,可能熬夜黑眼圈还在,年薪百万就遥遥无期了。
感到建筑行业的寒气,最开始还是在足球场和资本市场上。以前建筑大佬投资的足球队,为了省钱全部都变成了全华班,被其他菜鸟球队按在缺乏保养的草皮上摩擦。在资本市场上,房地产公司的股价,批量跌成了个位数。
只不过,作为反应比较迟钝的教育圈子,这一次在高考填报志愿上出现这么激烈的反应,还是让我感到颇为惊讶,现在的家长,反应的速度已经那么快了吗?
论坛上一堆学土木的在劝退,甚至是百万粉丝的学习大V也在劝退。如果真能年薪百万,我相信大学生们上刀山下油锅都愿意,可是按照那些博主的讲法,毕业以后月薪还要下工地,收入还不及搬砖的兄弟,干不到半年,大部分同学提桶跑路,这就让大家都没了动力。
土木行业,辛苦责任大,有一定的法律风险,但是我觉得,已经报了这个专业的同学也不要灰心,好好读,考研考博,如果不出学校,干讲师、拼教授,也是一个还不错的出路吧。只要好好读,任何专业应该都差不到哪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