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人都习惯熬夜,凌晨1点睡觉那都叫睡得早,几年下来黑眼圈跟熊猫眼似的。大多数人都认为有黑眼圈=没睡好,可是有的人明明睡好了,可是黑眼圈仍然很重,是不是代表着肾虚呢?医院皮肤科主任吴良才解答,常见的引起黑眼圈的原因除了睡眠不足、睡眠不好外,还有先天性、年龄因素、使用化妆品,甚至还有疾病因素。
吴良才介绍,黑眼圈的学名为“眼眶周色素沉着症”,又称“眼眶周围黑皮病”。黑眼圈的形成,是因为眼部皮肤红血球细胞供氧不足,静脉血管中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积累过多,形成慢性缺氧,导致血液较暗并形成滞留最终造成眼部色素沉着。
黑眼圈的常见成因,你占几条?
黑眼圈形成的原因,具体可分为5种:
1先天性:有些人生来眼眶周围的皮肤较薄,如皮下组织又少,那么当血液流经此处的大静脉时,在接近皮肤表层的下方便会出现蓝黑色的眼晕。2没睡好:眼周微血管较多,熬夜会使眼睑得不到休息,血管持续紧张收缩,会引起眼圈皮下组织血管淤血和水肿,滞留下黯黑的阴影。3年龄因素:年纪愈大的人,眼睛周围的皮下脂肪会变得愈薄,所以黑眼圈就更明显。4色素沉着:如果常用化妆品、经常画眼线和涂睫毛膏,又没有卸干净妆,那某些深色的化妆品就可能渗透到眼皮内,造成黑眼圈。5其他原因:比如眼疲劳、精神压力过大、情绪波动大、肌肤过度干燥等,也会造成黑眼圈的产生。对以上原因造成的黑眼圈,通常可以通过改变作息,改变坏习惯,就能有效改善。
黑眼圈久久不消,或是某些疾病的信号
另外,要提醒的是,黑眼圈久久不消,排除了先天原因外,或是某些疾病的信号。
女性黑眼圈:从内眼角向下方约呈45°角的棕褐色或浅灰黑色月弯形条状,年轻时不明显,到中老年时期开始走向外上方,一直到外眼角,呈完整半圆形,约数毫米宽。女性有黑眼圈,多是痛经或月经不调所致。中医认为,月经不调、痛经是由气滞血淤、寒凝血淤引起气血运行失常所致,而黑眼圈便是气血运行失常在面部的表现。此外,经血量过多、卵巢疾病或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女性,也容易出现黑眼圈。如长期存在相关问题,需要调理月经,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理和治疗。
中老年黑眼圈:慢性肝病,尤其是肝功能长期不正常、肝肿大者,黑眼圈往往长期存在。大约有20%的肝病患者在暴露部位,如面部、眼眶周围有色素沉着,呈现出“黑眼圈”;慢性胃炎患者如果长期消化功能减退,胃炎反复发作,黑眼圈也会加重。患有神经衰弱兼内脏疾病,尤其是慢性胃肠疾病的人也会有可能出现黑眼圈;肾精亏少则两眼缺少精气的滋润,肾之黑色就浮越于上,因此双目无神,眼圈发黑;如果你有黑眼圈,且心脏部位不时有刺痛感、呼吸感到困难,不要不以为然,医院进行心血管检查和化验,观察是否有心肌肥大的现象,及早预防;在大病期间,身体病理变化会在眼周毛细血管上反映,如动脉硬化等,即便痊愈,眼周依旧充血或有淤血,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恢复。
(据《羊城晚报》)
文字编辑:大众健康报
音频剪辑:李心睿
背景音乐来源:Bensound.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wsnmo.com/qchyq/1647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