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是谁,都不能离开睡眠,没有一个学生会顶着黑眼圈还能够精力充沛,没有一个老师可以通宵批改作业。
而办公室里的白领经常熬夜加班但也不可能连续几天连轴转,即使最刁难的老板也会给员工休息时间。
即使大家都明白休息的重要性,但接受过十几年教育的大学生可不管那套,在夜深后,他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,可以说,整个城市里加班族贡献了一半的灯光,而另一半灯光就是大学生贡献的。
其实大学生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已经发展到了最鼎盛的时期,他们在半夜还在追着喜欢的电视剧,到凌晨三点他们才放下手机。还有个别大学生,到了半夜才打开台灯学习考研考博或考公的书。他们的身体真的吃得消吗,他们如此自我感动式的学习真的有回报吗?
学生吐槽熬夜是“拦路虎”,勇士也成熊猫眼,“睡眠相对论”是个啥
十年前,大学生绝对不会在半夜挑灯夜战,那时他们的课业并没有多么繁重,不像现在,有的专业课就是有大量的作业,比如建筑专业,平面图、立面图、剖面图是最基本的,在有创意和规范之间建筑系的学生经常抓狂。
其他的比如医学生,他们的课业之繁可以说是是所有大学生之最了,医学生的大学生活就像重新读了一个高中,而他们的职业发展之路也非常窄,就是医生一条路。
要说起压力,应该没有哪个专业的大学生比得过他们。熬夜是必备的,失眠也是必备的。在某学校的大学生睡眠质量调查的报告中显示,只有0.38%的大学生在22:00之前入睡,有42.75%的大学生在23:00--24:00之间入睡,有39.69%的大学生在24:00以后入睡。
可以看到,大学生熬夜生活是多么普遍,12点入睡已经是平均水平,一百个大学生里也找不到一个能够早睡的。这与家长一直告诫他们的早睡是多么的不符,这些大学生好像都把家长的话当成了耳边风。
其实,有些大学生的熬夜是被动的,室友不早睡他就早睡不了,一旦宿舍里有个喜欢熬夜并且具有话痨属性的,那整个宿舍就别想睡觉了,还有的学生说熬夜就是拦路虎,勇士也成熊猫眼,可就是绕不开。
这些学生往往是从小就很听家长的话,通常都是早睡,而一旦换环境了,他们想要早睡也不能实现了,久而久之他们会发生比失眠晚睡更加严重的问题。
每个大学生都是不一样的,睡眠质量差不会“早走”
在活动一天之后,有的大学生只需睡眠几小时就能够恢复精力,有的大学生就需要休息半天才能够恢复。这是身体硬件的差别,不能归结于任何一种教育或是道理。
所以,其实看似大学生都差不多,实际上差得太多了。每个大学生外表身高都不一样,家庭教育和经历也都不一样,他们的际遇当然也都不一样。
关于这一点,有些家长是不明白的,大学生就更不明白了。可是,没有哪个人是因为睡眠质量差而早早地走了,而早走的人,大多数都有其他更加严重的其他问题。
在熬夜和生活压力大的同时,心态的重要性常常被一并提出。这不是老生常谈,大学生是能够接受新鲜事物并能够在两种不同的观点里畅行的群体,再次提起心态并不是老生常谈。
正确看待睡眠中的“相对论”,大学生不必自责熬夜一事
睡眠不足的危害第一个就是记忆力下降、精细工作受到影响,而大学生在假期熬夜和在上课的时间里熬夜是完全不同的感受,在新年伊始那天熬夜又和普通日子熬夜又不一样了。
这好像有些道理,在大学生群体中,他们可以在休息日玩到通宵只睡几个小时,可是第二天还能够继续玩到中午,可是,在课业比较繁重的晚上,即使9点入睡也是难以睡着的。
这不就是和心情有关吗?有时大学生在压力大的时候会玩手机,也是无奈之举,有时正是因为有了诸如听音乐、看小说等现代的休闲方式,才不至于负能量爆棚。
其实适当地玩手机确实不必有太多的负罪感。一些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大学生不能接受任何一次的熬夜,其实这样的一直紧绷的弦比经常熬夜的危害还要大。
如果有人拿着把枪,顶着大学生的脑门说不许睡觉,那么大学生还能够睡着吗?这时,为了保命,哪个大学生还敢睡觉。所以,重要的是如何看待熬夜,而不是一直盯着钟表想着为什么还没有入睡?#知识创作官#
话题:你对大学生熬夜怎么看?
(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